科研动态
News

《你好时光》走进惠州:“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到海边就能看到海龟”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近日开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你好时光》来到了广东惠州,这里有着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海龟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成立,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这里不但是南海北部大陆沿岸唯一的海龟产卵地,日常也承担着海龟救助、保护工作,并通过不断完善全人工繁育等技术,持续强化海龟物种的繁殖、救护工作。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海龟因全球变暖、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比如海龟是特殊的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生物,其性别是由孵化过程中的卵囊温度决定的,而外部温度的提升,可能造成未来没有公海龟,造成物种的繁衍危机。此外,包括海洋垃圾等问题也在持续威胁海龟生存。正如《你好时光》节目中所说,整个生态链是环环相扣的,守护海龟正是在守护我们自己,这也是海龟保护工作的初心与价值所在。
四十年来,当地的海龟保护工作者不断完善着保护区从繁育到救护的各个环节。《你好时光》嘉宾撒贝宁、尼格买提与惠英红参观了全人工繁育基地,这里在2013年开始搭建了保温棚,可以在模拟自然环境中实现局部温度控制,实现新生海龟的性别平衡。
同时,救治工作也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耐心,一个小小的藤壶都可能威胁海龟的生命,三位嘉宾在参与保护的过程中还了解了许多海龟救护中心的工作细节,比如海龟池周围使用水泥面而非瓷砖、清洗不能使用高压水枪等,其中不难看到一代代海龟保护者不断完善救治经验的历程。
正如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员李满文所说:“我们这一代不能完成,下一代可以接着干,最终的目标就是把海龟从保护的这个范畴里面划去。”在这背后,是海龟保护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辛勤努力。
三位嘉宾除了深度参加这里的日常工作,细致清洗海龟生活区、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还帮助进行测量海龟的体重、体长等数据。海龟救护中心内的大小数千只海龟每年都需要测量一次,监测生长情况,而这些测量工作都需要反复搬动数十斤的海龟操作。
嘉宾撒贝宁颇有感触:“这件事情一定是需要特殊的情感的鼓励,才能坚持下来的事,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的。”而在和工作人员的接触过程中,看到李满文因海龟长了两厘米时骄傲的表情,还给海龟妈妈们都起了名字,撒贝宁不禁感慨“作为旁观者会觉得有一种踏实感”。
去年世界海龟日,惠东海龟救护中心一次性将八百多只海龟送还海洋,而看到每一只海龟“扑腾扑腾游出去”,都是李满文最开心的时刻。
海龟保护工作不但需要海龟救治中心等机构,更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地去保护环境,实现体系化的生态改善。嘉宾惠英红不禁感慨:“在北京丢弃的一只塑料袋,就可能会伤害大海里的一只海龟。”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员夏中荣博士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到海边就能看到海龟。”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这也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期待;有观众看完节目后表示,看到放生的海龟一点点游向大海,突然无比感动,而生命之间的共情共生,正在书写属于未来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