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News

人民日报力挺樊振东!德甲转战背后的真相饭圈文化让他不堪其扰
先说个结论,樊振东不是你们的偶像,他也不是用来消费的“国乒吉祥物”,他是个天天拿命拼在球台上的职业选手。
这几年一个毛病越来越重——饭圈文化,从娱乐圈一路爬到体育圈,跟藤壶一样,死死贴在船底,刮不掉。
你想象一下,自己赶飞机,本来出关到车口五分钟就能搞定,结果被一堆人拦住,长枪短炮怼到脸前,耳边全是“看看我!看看镜头!”
现在不同了,粉丝数量暴涨,还自带“摄像组”,走哪儿都跟拍,甚至有人在酒店蹲守。
运动员跟明星最大的不一样是——明星可以演戏休息几个月,运动员一场比赛的状态,可能被这种干扰直接毁掉。
饭圈粉的逻辑很简单:我花时间、花钱关注你,就要参与你的生活,就要有存在感。
可真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德甲是世界顶级职业联赛,对抗水平高,职业化程度好,更重要的是,国外的舆论环境没那么变态。
你输了球,人家分析战术,顶多下次再努力;国内输了球,热搜第一骂你三天,还得扯上你是不是心不在焉。
樊振东去德甲,是为了离开那个把运动员当流量养的圈子,给自己留点呼吸空间。
巴黎那场和张本智和的对决,我至今记得。那天是八一建军节,国乒只剩他一个独苗,压力全在他身上。
开局两局被对手拿下,日本队那边笑得见牙不见眼。樊振东的汗珠子一颗颗往下掉,眼神死死盯着桌面——那是军人出身的狠劲。
他硬是顶着压力连扳四局,把比分翻回来。那一刻,全场沸腾,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小胖”,这是中国乒乓的脊梁。
可你看,就是这样的选手,也能被饭圈裹挟到喘不过气。有人关心他的训练吗?更多人关心的是他和谁合影、穿了哪双鞋。
这种干净的环境,才是运动员该待的地方。国内现在的问题是,太多人把运动员的输赢跟自己的情绪绑在一起,赢了就吹到天上,输了就踩进泥里。
人民日报的那篇文章,表面上是回顾他的辉煌时刻,实际上是给所有人敲了警钟——竞技场不是演唱会,别拿饭圈那套糟蹋体育。
等他状态更好地回来,那些曾经骂他“跑了”的人,也许会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而真正的粉丝,要做的不是天天守着他出现在哪儿,而是在赛场上,为他每一分的拼搏鼓掌,然后让他安静地回到训练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